古水

与其鲜花丛中嗅芬芳
不如故纸堆里觅华章
主博云音乐账号: 古水-LOFTER
子博乐乎用户名: 九夏樂音
Symphony No.5 in B flat, Op.100 Berliner Philharmoniker/Herbert von Karajan
Prokofiev: Symphony No.5 In B Flat, Op.100 - 2. Allegro marcato - Berliner Philharmoniker/Herbert von Karajan

*sound of maestro*(大师原声) 之 
普罗科菲耶夫「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
第二乐章: 清晰的快板
(Symphony No. 5 in B-flat Major, Op. 100: II. Allegro marcato)

        英国古典音乐评论人Norman Lebrecht曾指出: “普罗科菲耶夫不像肖斯塔科维奇甚至柴科夫斯基那般引起争论,他的音乐中没有隐藏的密码,只有丰富的旋律和张扬的创造力。”传统的俄罗斯音乐教育体系,并未能抹杀这位天才独特的个性,从兼有创新和复古的早期“俄罗斯阶段”,到融入欧洲作曲理念技法的“国外阶段”,再到树立新风格的“苏联阶段”,古典主义与前卫风格始终形影相伴地贯穿于其各个创作阶段。
        1944年夏,暌违交响曲体裁14年后,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Sergei Prokofiev 1891.4.27-1953.3.5)完成了他的「第五交响曲」。受列宁格勒保卫战胜利之鼓舞,整部作品展现出自信高昂却不乏诙谐怪诞的丰富情绪,清晰透明的调性及和声语言中,既充溢着对自由与幸福的歌颂,亦不时流露出发人深省的辛辣讽刺。仿若电影蒙太奇的主题交迭与并置手法,许是受作曲家在同时期电影配乐之启发,在这里呈现出迥异于曲式传统乃至普氏之前作品的奇异效果。
        谐谑风格的第二乐章,作曲家所附之"Allegro marcato"表情提示,俨然有对主题在不同音区清晰轮廓及突显地位之强调,更暗含着各主题(变奏)与和声织体间极具对比之妙趣。单簧管引出精神抖擞的始部主题,经钢琴和各器乐声部的不完全展开后,转入带有田园牧歌气质的舞曲段落,粗暴的打击乐部分将诙谐情绪逐层渲染,并在木管吹奏出的乖戾惊恐之变奏中达到顶点,似乎是于敌对力量一闪而过的描绘及调侃,很快又被诙谐主题意气风发的再现所切断并取代,开放式的结尾在狂喜中戛然而止。作为“苏联阶段”首部交响曲,普氏成熟时期兼具传统与现代,抒情与叙事的特点,藉该曲得以完美体现,艺术理念与政治氛围融合后所激发出了源源灵感与喷薄激情,正如作曲家本人所言:“我并非刻意选择了这一题材,而是其源于我主观的无法抑制的表达欲望,音乐在我体内酝酿成熟,并最终占据我的灵魂。”
        推荐Karajan在68年指挥BPO的经典录音,乐队音色与力度的把握无可挑剔,恢弘中尽显精巧细腻,张扬中不失柔美气质。 

演奏: 柏林爱乐乐团***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指挥: 赫伯特·冯·卡拉扬***  
        (Herbert von Karajan 1908.4.5-1989.7.16)

评论(1)
热度(26)
© 古水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