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水

与其鲜花丛中嗅芬芳
不如故纸堆里觅华章
主博云音乐账号: 古水-LOFTER
子博乐乎用户名: 九夏樂音
Haydn: Piano Trios Riccardo Minasi/Federico Toffano/Maxim Emelyanychev
III. Rondo a l'Ongarese. Presto - Riccardo Minasi/Federico Toffano/Maxim Emelyanychev

*musica autentica*(本真之音) 之
海顿「G大调钢琴三重奏」
末乐章: 匈牙利风格回旋曲/急板
(Piano Trio in G Major "Gypsy", Hob. XV/25 - III. Rondo a l' Ongarese. Presto)

        约瑟夫·海顿(Joseph Haydn 1732.3.31-1809.5.31)一生共作有45部钢琴三重奏,这个数字在古典时期乃至整个西音史上都可算得上丰硕,然键盘乐器的时代沿革及其于此种体裁之特殊角色,使得海顿的“钢三”在当代少有被重视,弦乐四重奏光环下的黯然失色更是不言而喻。
        “吉普赛”三重奏,海顿晚期钢琴三重奏代表作,与Hoboken目录第XV卷下的24及26号同是完成于1795年,即海顿再访伦敦归来前夕,题献给施罗特夫人(Rebecca Schroeter)--一位作曲家的仰慕者与红颜知己。不同于“弦四”所强调的和谐对话与模仿,在作曲家生活的年代,击弦古钢琴于音域和音量上的先天缺憾,常需藉由小提琴的清音亮嗓来润色,以增强旋律的歌唱性,首乐章开头段小提琴与钢琴的同时进入就是极好例证。与此同时,大提琴之弦响虽依稀难辨,却无疑对孱弱的键盘低音部给予坚实支撑,清晰勾勒出和声轮廓。慢板乐章中小提琴的地位俨然得到提升,大段的喃喃细语对应着黑白键的含情脉脉,大提琴则若即若离甘作绿叶。终曲匈牙利风格急板恍若一场疾风骤雨般的狂欢舞会,浓烈奔放的吉普赛情致更是整部作品别名之由来,三件乐器放下矜持,自由地融入这欢乐的海洋中。
        对于海顿“钢三”长久以来的版本稀缺,让Beaux Arts Trio的Philips录音成为典范,然现代钢琴相较于早期钢琴在声学效果上的改进,却教弦乐的魅力多少会有些被掩没,不时沦为加入助奏声部的钢琴奏鸣曲,失去室内乐本该有的和谐妙趣,推荐这版近年录制的时代乐器诠释,平衡而不乏优雅的古典气息洋溢其间,海顿音乐中的幽默与活力亦尽显无遗。

小提琴: 里卡多·米纳西*** 
            (Riccardo Minasi)
大提琴: 费德里科·托法诺** 
            (Federico Toffano)
早期钢琴: 马克西姆·伊梅利亚尼切夫***
            (Maxim Emelyanychev)

评论(1)
热度(17)
© 古水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