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水

与其鲜花丛中嗅芬芳
不如故纸堆里觅华章
主博云音乐账号: 古水-LOFTER
子博乐乎用户名: 九夏樂音
Mozart: String Quartets dedicated to Joseph Haydn Cuarteto Casals
String Quartet No. 16 in E Flat Major, K.428/421b : III. Menuetto. Allegretto - Trio - Cuarteto Casals

*musica autentica* (本真之音) 之
莫扎特「降E大调第16号弦乐四重奏」之
第三乐章: 小步舞曲(快板)-三重奏
(String Quartet No. 16 in E-flat, K. 428/421b: III. Menuetto-Trio)

        差不多在莫扎特出生的年代,约瑟夫·海顿(Josef Haydn 1732.3.31-1809.5.31)便已经确立了弦乐四重奏之结构,作为当时贵族阶层青睐的室内乐形式,短小的篇幅中被赋予了创作者的精巧乐思,四个器乐声部间的配合与对话,仿佛是一部精简的交响曲,却有着最为私密的听觉氛围。
        1773年,当少年莫扎特造访维也纳时,便已经仿效海顿此前一年完成的六部弦乐四重奏(Op. 20)创作了一套同体裁作品(K. 168-173),较之早前完成于米兰的那套三乐章曲集,已然从结构与内容上有了实质性的进步。或许是冥冥中自有安排,当1781年莫扎特定居维也纳后,海顿恰巧也会常常随着艾斯特哈齐亲王来到距维也纳不远的艾森施塔特宫廷小住,两个素未谋面的音乐巨匠由此开始了他们的对话和友谊。事业和声望正处于上升期的莫扎特对于前辈的景仰自然也非停留在言语层面之上,6部沿袭海顿风格的弦乐四重奏作品(K. 387,421,428,458,464,465)成为了向“弦乐四重奏之父”致敬的最好礼物,这位谦虚的前辈亦未曾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辞。令后世更为惊异的是,在海顿那些晚期四重奏作品中竟然可以感受到明显的莫氏的造句。亦师亦友的融洽关系孕育出的是两人于音乐创作上的相互影响。
        完成于1783年的「K. 428」,秉承最具海顿风格的曲式构架,却填之以作曲家最为个性的音符表情,神秘的半音主题弥漫之下的首乐章与欢快的回旋曲末乐章间,是夸张的不谐和音浸润着的行板乐章和教人无比欢欣的小步舞曲之曼妙旋律。

演奏: 卡萨尔斯四重奏团***
           (Cuarteto Casals)

评论(1)
热度(50)
© 古水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