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水

与其鲜花丛中嗅芬芳
不如故纸堆里觅华章
主博云音乐账号: 古水-LOFTER
子博乐乎用户名: 九夏樂音
Happy Birthday Seiji Ozawa Seiji Ozawa
Symphony No.1 In D Major:"Blumine". Andante allegretto - Seiji Ozawa

*sound of maestro*(大师原声) 之
马勒「D大调第一交响曲」
之 “花之章”
(Symphony No. 1 in D major - "Blumine". Andante allegretto)

        1884年初夏,23岁的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 1860.7.7-1911.5.18)受德国诗人舍费尔(Joseph Victor von Scheffel 1826-1886)之托,为其戏剧「萨金根的号手」谱写了一组配乐,其中有一段以小号担任主奏的间奏曲,柔情似水中饱含深情,嘹亮的小号同幽怨的双簧管描绘出一对恋人于月下缠绵,互诉衷情之画面,小夜曲的行板主题经圆号与弦乐的渲染而得以强化,遂转入浪漫抒情,静谧优雅的中段,尾部主题再现将乐曲情感升华。作曲家好友斯坦尼策(Max Steinitzer)曾将该曲称为“沃纳尔小号曲”,并描述到“它飘过月光映照的莱茵河,飞向玛格丽特所住的城堡。”
        五年后的11月20日,马勒亲自指挥布达佩斯爱乐上演了其首部交响作品「有两个部分的交响诗」,整部作品由第一部分三段和第二部分两段构成,五段标题均取自作曲家崇拜的德国诗人让·保罗·李希特(Jean Paul Richter 1763-1825)的文学作品,题注为“繁花”(Blumine)的第二段得名于其散文集「秋日繁花」,音乐则完全套用了马勒早前那首小号间奏曲。1893年的汉堡再演,马勒将作品改名为「巨人,交响曲形式的音诗」,其中的“巨人”乃出自让·保罗的同名小说,更带有自我隐喻色彩。次年魏玛演出,马勒删除了该作所有标题附注。1896年柏林演出,在配器及情绪表达上冗赘且同其他各段格格不入的“繁花”被删除,今人熟知的四乐章马勒「D大调第一交响曲」诞生。基于「第一交响曲」完成于马勒失恋之后的背景,亦有一种说法认为“繁花”的创作动机和灵感正源自作曲家与当时的女高音歌唱家约翰娜·李希特(Johanna Richter)一段短暂的恋情,美人如花似云烟,空余妙韵写素笺。
        包含“繁花”(亦称“花之章”)的五乐章总谱虽于上世纪60年代被重新发现,之后却鲜有演出或录音版本,同四乐章(柏林版)“马一”之大热对比分明。国际马勒协会直到近年才根据Feredinand Weidig在1893至1894年间誊抄总谱公布了最新的五乐章汉堡版“马一”(含“花之章”),德国指挥家Thomas Hengelbrocker率NDRSO(北德广)完成了该版本的世界首录。推荐小泽征尔于1980年代指挥BSO的演绎录音。   

演奏: 波士顿交响乐团***
         
(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指挥: 小泽 征尔
***
         (Seiji Ozawa)

评论
热度(7)
© 古水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