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水

与其鲜花丛中嗅芬芳
不如故纸堆里觅华章
主博云音乐账号: 古水-LOFTER
子博乐乎用户名: 九夏樂音
Brahms Piano Concerto No. 1 in D minor, Op. 15 Clifford Curzon、George Szell、The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III. Rondo: Allegro non troppo (D minor → D major) - Clifford Curzon、George Szell、The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sound of maestro* (大师原声) 之
勃拉姆斯「D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之
末乐章--回旋曲: 不太快的快板
(Piano Concerto No. 1 in D minor, Op. 15, III. Rondo: Allegro non troppo)

        若将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5.7-1894.4.3)烙上完美主义者的标签,甚不为过,每一部作品都沁透着深思熟虑和反复雕琢,即便是在其青年时期创作的音乐作品中,亦是那般几经斟酌,广纳谏言,以至于有些将个人的创作异禀隐于前贤和同侪之光辉背后了,或也正因如此,那些经过心灵浸染的旋律能在岁月的磨砺中久久焕发熠熠光彩。
        一生两部钢琴协奏曲,数量上或略逊于之前的莫、贝两位大师,却无一不是古今钢协中臻品之作。「第一钢琴协奏曲」之构思始于勃拉姆斯21岁那年,其音乐才华刚受到舒曼夫妇的关注和赏识,原本或只想创作一部双钢琴奏鸣曲的作曲家,在其密友朱利亚斯·奥托·格里姆(Julius Otto Grimm 1827.3.6-1903.12.7)之建议下,将创作体裁改为了交响曲,或是出于对古典交响曲体裁的审慎与敬畏,到1855年初,作曲家毅然决定将这部已完成大部分乐章钢琴谱的作品确定为协奏曲,而独奏乐器当然是其本人最擅长的钢琴。此后的创作修改过程中,作为自己音乐伯乐的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 1810.6.8-1856.7.29)之离世,无疑对勃拉姆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所幸的是一位真正对其一生音乐创作乃至内心情感具有无可替代影响力的人,给予了这位青年才俊无私细致的意见和帮助,她就是舒曼夫人克拉拉(Clara Schumann 1819.9.13-1896.5.20)。从对每一个乐章的深入探讨,到对钢琴初稿的亲自演绎,直至对作品公演的大力推广,尽管最初的首演多以失败告终,克拉拉却若慈母般始终以最坚定的信任和鼓励,推动作曲家在创作道路上的踽踽前行。
        作为古典形式的坚定捍卫者,这部作曲家早年之作自是严格遵循古典结构的典范。庞大的首乐章在奏鸣曲式结构之上循引子-呈示-发展-再现-尾声部依次推动乐句之演进,贝多芬式的宏伟开篇已然昭示了作品的深沉与英雄气质,却是随着主题的呈现与展开,将前半部的忧郁情绪瞬间转入充满明朗气氛的后半阕,独奏钢琴的琶音和弦以及颤音之频频出现,与乐队声部渐成分庭抗礼之势,将主题轮番演绎、变奏并推至尾声部的高潮,庄严之上流露着勃拉姆斯式的浪漫;慢乐章中,情绪陡然转入柔缓静谧,正如克拉拉形容的那般精緻优美,钢琴的触键如同平静湖面上的点点波光,在温暖似午后阳光的乐队声部伴奏下,泛起片片涟漪,或缘于作曲家内敛之性格,终究被克制在理性从容之下,即便乐队声部掀起的几次如浪涌般的齐奏,亦未能将这份情绪打破,反而将音乐止息于如水般的内心寂静与澄澈中;回旋曲的末乐章总能赋予音乐无限的激情与活力,或正是勃拉姆斯在创作该曲时最能体现真实年龄与心境之阕,充满强烈个性特质的第二主题俨然是对开始主题的深度变奏,第三主题中独奏钢琴之阐述已同乐队声部完美融合成一体,绝美的华彩乐段之后第一和第三主题的再现,在D大调尾声中将整曲推向完美的终结--既是一次对前人作品之借鉴,亦是作曲家本人创作风格之早期体现。
        勃拉姆斯在其「第一钢琴协奏曲」中已让人窥见其对管弦乐作品之精准把握能力,在吸收了室内乐技法和巴洛克大协奏曲各自优点之同时,继承发扬了区别于早期浪漫派协奏曲风格的古典传统,由此也为他今后的第一交响曲及第二钢琴协奏曲之创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无疑是第一部最纯粹的勃拉姆斯作品!

钢琴独奏: 克利福德·柯曾爵士***
(Sir Clifford Curzon 1907.5.18-1982.9.1)
协奏: 伦敦交响乐团***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指挥: 乔治·塞尔***
          (George Szell 1897.6.7-1970.7.30)

评论(1)
热度(39)
© 古水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