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水

与其鲜花丛中嗅芬芳
不如故纸堆里觅华章
主博云音乐账号: 古水-LOFTER
子博乐乎用户名: 九夏樂音
Les Stars Du Classique : Natalie Dessay Natalie Dessay
Vocalise, Op.43/No.4 - Natalie Dessay

*classical in mood*(不一样的古典)
*miracle of the voice*(声乐之魅) 之
拉赫玛尼诺夫「练声曲」
(Vocalise, Op. 34, No. 14)

        "练声曲"作为一种声乐技巧之练习形式,起源于巴洛克时期,而正式被命名则是在18世纪中叶一套名曰《咏唱的艺术》(L'art du chant)之歌曲集中。巴洛克声乐艺术巅峰时期的吕利(Jean-Baptiste Lully 1632.11.28-1687.3.22)和拉莫(Jean-Philippe Rameau 1683.9.25-1764.9.12)是最早创作该类体裁作品的两位音乐家。
        19世纪初,随着练声曲渐向教学示范性质的演变,欧洲出现了与之在器乐演奏上的对应形式--练习曲(études),其初衷或是将枯燥而机械的键盘练习演化为一种艺术化的音乐实践,并让演奏者体会到音乐的深意。现今人们提到练声曲,最先想到的一定是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Sergei Vasilievich Rachmaninoff 1873.4.1-1843.3.28)作于20世纪初(1912-1915年间)的这首,选自其为女高音或男高音与钢琴(伴奏)所作的"14首歌曲"(Op. 34)之末阕,通篇没有歌词,任凭演唱者自由选择一个母音伴着曲调咏唱,从而训练和展示各种声乐技巧。宽泛的音域选择使得这首练声曲中的典范之作适合于各类不同音高的歌者演唱演绎,极致优美的旋律更使其超出了一般传统练声曲之范畴,更拥有无数器乐改编版。
        此处推荐的是最能体现人声之美的女高音与乐队版,多变的音色绵延于起伏的调性之上,法兰西夜莺醇美的演绎更是将该曲升华为一首令人遐思无限的生命赞歌......

女高音: 纳塔莉·德赛***
              (Natalie Dessay 1965.4.19- )
伴奏: 柏林交响乐团**
          (Berliner Symphoniker)
指挥: 迈克尔•舍恩万特**
          (Michael Schønwandt 1953.9.10- )

评论(1)
热度(38)
© 古水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