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水

与其鲜花丛中嗅芬芳
不如故纸堆里觅华章
主博云音乐账号: 古水-LOFTER
子博乐乎用户名: 九夏樂音
Airs d'Opéras Francais Natalie Dessay
Les Contes d'Hoffmann: Les oiseaux dans la charmille (Doll's Song) Natalie Dessay/Orchestre Philharmonique De Monte Carlo/Patrick Fournillier - Natalie Dessay

*miracle of the voice* (声乐之魅)
奥芬巴赫 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之
第二幕咏叹调: 林中小鸟(又名"木偶之歌")
(Les Contes d'Hoffmann, Act II: Les oiseaux dans la charmille)

        “花腔”(coloratura)一词源于拉丁语中的“colorare”,有“着色、润色”之意,音乐上尤指经过特别修饰加工的旋律,声乐演唱上的花腔则相当于器乐演奏的装饰音,巴洛克至古典时期,花腔角色经历了由阉人歌手向女高音的逐步转变,更按音色、音量和演唱情绪分为抒情花腔和戏剧花腔,同古典晚期渐渐流行的“美声唱法”(bel canto),共同构成声乐艺术多彩的表现形式。
        德裔法国作曲家雅克·奥芬巴赫(Jacques Offenbach 1819.6.20-1880.10.5)的歌剧遗作「霍夫曼的故事」,撷取了德国作家E.T.A 霍夫曼(Ernst Theodor Amadeus Hoffmann 1776.1.24-1822.6.25)笔下的三个故事片段,将之以“霍夫曼”这个虚构人物为线索串接,附上序幕与尾幕,成为一部五幕幻想式正歌剧。第二幕中最著名的唱段便是这首花腔女高音呈现的“林中小鸟”。当诗人霍夫曼的第一位“恋人”--机械人偶奥林匹亚,在音乐伴奏下唱起了美妙的歌曲,立刻令在场所有嘉宾赞叹不已,然而每每唱到高音部分,却总像是泄了气一般,于是便会有人上前悄悄为其上紧发条,以便继续演唱。一曲终了,戴上了魔法眼镜的男主角便已是如痴如醉,深深爱上眼前这位人美声靓的佳丽了,直至见到摔碎了的人偶,才于众人的嘲笑中幡然醒悟,尴尬离开。
        这首典型的花腔唱段中,剧情设置同各种花腔演唱技巧完美结合,女高音以婉转优美的颤音模仿出林鸟悦耳的鸣叫,流畅的走句后,突然在临界最高音时又以顿音转折,呼应人偶故障后的状态,一阵急促可笑的发条声后,完美地大颤音几乎跨越两个八度,令人屏息注目凝神,同时也担心着是否又会在关键处“泄气”,当滑稽的发条声再次响起,听者却已不禁为歌者那无懈可击的音色所赞叹折服。

女高音: 纳塔莉·德赛***
             (Natalie Dessay 1965.4.19- )
演奏: 蒙特卡罗管弦乐团**
         (Philharmonique De Monte Carlo)
指挥: 帕特里克·富尼利埃**
          (Patrick Fournillier 1954.12.26- )

评论(2)
热度(37)
© 古水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