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水

与其鲜花丛中嗅芬芳
不如故纸堆里觅华章
主博云音乐账号: 古水-LOFTER
子博乐乎用户名: 九夏樂音
Alban Berg Quartet - The Teldec Recordings Alban Berg Quartett
String Quartet No.13 in A minor D804 Op.29, 'Rosamunde':II Andante - Alban Berg Quartett

*sound of maestro*(大师原声) 
舒伯特「A小调第13号弦乐四重奏“罗莎蒙德”
第二乐章: 行板
(String Quartet No. 13 in A minor, D 804 Op. 29, 'Rosamunde'  - II. Andante)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 1797.1.31-1828.11.19)少年时期就积极参与到包括兄长及父亲在内的家庭弦乐四重奏组中,对同时代室内乐及乐队改编作品的亲历演绎,为其自身的创作打下坚实基础,而中提琴手的经验更令他以独特视角处理声部间的平衡关系。 
        「A小调弦乐四重奏」(Op. 29)是舒伯特暌违弦四创作三年,走出“创作瓶颈期”后的首部力作,亦是其15部弦四中唯一得以在有生之年出版的一部,题献给当时维也纳著名的弦乐四重奏主脑、曾将贝多芬多部弦四首演的伊格纳兹·舒潘齐(Ignaz Schuppanzigh 1776-1830)。整部作品中,作曲家为每一个声部所赋予的技术难度毫不逊色于当时最精湛的大型协奏曲,庞大而繁复的织体结构更让这一原本私密内省的演奏形式呈现出强烈的乐队化倾向,却始终保有舒伯特音乐中略带晦黯的抒情气质。
        第二乐章行板,带着如梦似幻的缥缈韵致,其著名的第一主题正是借用了作曲家早前为戏剧「罗莎蒙德」所作配乐中第三幕间奏曲之素材(亦成为本作品名字的由来)。民歌般淳朴动人的旋律,吟唱出内心最深切的渴望,同忐忑不安充满感伤的第二主题形成对照,既暗合原作中塞浦路斯公主多舛命运,又隐含作曲家对自身坎坷际遇之叹息。
        或许正是对创作理想的不懈追求,使舒伯特很多晚期创作都在技术上超出了一般业余演奏者的能力范围,加之于每个音符上所流露出对人生之理性观照以及出世幻想,令他和他的音乐与那个日益肤浅与颓靡的时代渐渐疏离,即便是标榜取悦自我的室内乐爱好者们,亦在那些流俗之声里,慢慢失去了倾听的耐心与思考的本能。 

演奏: 阿尔班·贝尔格四重奏组***
        (Alban Berg Quartett)

评论(1)
热度(21)
© 古水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