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水

与其鲜花丛中嗅芬芳
不如故纸堆里觅华章
主博云音乐账号: 古水-LOFTER
子博乐乎用户名: 九夏樂音
BIZET: Symphony No. 1 / L'Arlesienne Suites Nos. 1 and 2 The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Symphony in C Major:IV. Allegro vivace - The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sound of maestro*(大师原声) 之
比才「C大调第一交响曲」
第四乐章: 活泼的快板

(Symphony in C Major, WD 33 - IV. Allegro vivace)

        如果说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 1838.10.25-1875.6.3)的创作天赋在其有生之年被严重忽视,那么,在世人重新审视这位法国人音乐价值的当代,他的管弦乐作品无疑又为其歌剧作品的耀眼光芒所遮盖。
        「C大调第一交响曲」作于1855年,是比才唯一留下的唯一一部以“交响曲”形式出版的管弦乐作品。年方17的作曲家将纯朴热情的青春气息与精巧华丽的作曲技巧融合进整部作品中,海顿的风趣诙谐、莫扎特的典雅浪漫、贝多芬的澎湃激昂以及门德尔松的热情华丽,都能从这部交响曲的四个乐章中清晰找寻到,却又闪烁着天才少年的灵感火花。当时比才的老师古诺(Charles Gounod 1818-1893),对这部作品的态度似乎有所保留,加之作曲家本人因角逐罗马大奖而将创作重心转向声乐及舞台作品,管弦乐的创作随之锐减,这部早年习作亦被世人遗忘,直到1933年,奥地利指挥家费利克斯•冯•魏因加特纳(Felix von Weingartner 1863-1942)偶然发现该作手稿,并于两年后亲自指挥首演,才再次收获鲜花与掌声,而此时距该作问世已整整八十年,而比才受「卡门」首演失败郁郁而终也已近六十寒暑。
        当代常将比才青年时期创作的「“罗马”交响曲」同「C大调第一交响曲」放在一张专辑录制。然而或是执着于对“C大调”的突破,在某种程度上令作曲家天性中最自然流露的才思消磨殆尽,历经多次修改而终以组曲形式出版的“罗马”仍未能在结构以外寻求突破,成为歌剧天才在管弦乐创作领域的遗憾,一气呵成天然去雕饰的“C大调”成为比才唯一也是最成功的交响曲。推荐法国指挥大师Charles Munch执棒RPO的录音版本,末乐章的速度要比普雷特及马里纳等人的版本快出不少,弦乐及各声部的细腻度与精准把握,却是最贴近该作青春朝气与活力的还原。

演奏: 皇家爱乐乐团*** 
        
(The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指挥: 查尔斯·明希
*** 
        
(Charles Munch 1891.9.26-1968.11.6)

评论
热度(8)
© 古水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