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水

与其鲜花丛中嗅芬芳
不如故纸堆里觅华章
主博云音乐账号: 古水-LOFTER
子博乐乎用户名: 九夏樂音
MOZART, W.A.: Serenade No. 7, "Haffner" / March in D Major (Camerata Salzburg, Vegh) Sandor Vegh
Serenade No. 7 in D Major, K. 250, "Haffner":IV. Rondo: Allegro - Sandor Vegh

*sound of maestro*(大师原声) 之
莫扎特「D大调第七号小夜曲“哈夫纳”」
第四乐章: 回旋曲/快板
(Serenade No. 7 in D Major, K. 250/K. 248b, "Haffner" - IV. Rondeau: Allegro)

        哈夫纳家族是萨尔茨堡当地的名门显贵,老西格蒙德·哈夫纳(Sigmund Haffner)在担任该市市长期间,曾慷慨资助沃尔夫冈·阿玛丢斯·莫扎特(1756.1.27-1791.12.5)在欧洲的旅行演出,由此与莫扎特一家结下友谊,而这份友谊也一直延续到1772年老哈夫纳死后。
        1776年夏,哈夫纳家族的千金玛丽·伊丽莎白即将大婚,其兄小西格蒙德·哈夫纳(Sigmund Haffner the Younger)委托莫扎特创作一部小夜曲,用在婚礼前夜庆典仪式上。知遇之恩外加丰厚稿酬,让莫扎特倾尽全力投入创作。考虑到庆典仪式的时长与不同场景设置,莫扎特为整部作品谱写了速度情绪各异的八个乐章(从而使其在篇幅上甚至超越了作曲家的晚期交响曲),配器上亦采用与交响曲相近的编制,不但相较嬉游曲之类的节庆音乐扩充了弦乐数量,更增加了管乐声部,以丰富层次增强音效。另外,作曲家还特别谱写了一首进行曲(March in D, K. 249),放在小夜曲的开头和结尾演奏,以配合新人入场离场,而在第二、三、四乐章,作曲家刻意提升了独奏小提琴的表现力,不仅极好地烘托出婚礼上庄严、神圣、华丽、愉悦的气氛,更为作品赋予了古典协奏曲与交响曲双重特质,后世曾有人用“优雅风格时期的巅峰之作”来评价这部以“哈夫纳”命名的小夜曲。
        第四乐章回旋曲,几乎可以看作莫扎特同时期几首小协末乐章的翻版,独奏小提琴拉出一个欢快雀跃的主题,并通过与乐队声部间的交替重复,模仿出婚礼现场觥筹交错、鼎沸喧闹之景象,中段曲速的骤然放緩,又像是宾客们缄口屏息凝神,等待着新人当众宣读爱情誓言,急促再现的欢乐主题俨然是人群中暴发出的祝福声,传诵着人类对真挚美好情感的礼赞。

演奏: 萨尔茨堡室内乐团***
        (Camerata Salzburg)
指挥: 山多尔·维格***
        (Sándor Végh 1912.5.17-1997.1.7)

评论
热度(5)
© 古水 | Powered by LOFTER